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給十年後的我?

工作以外,我也會參與不同的活動。而今日是JA Company Program十週年的大日子,計劃每年模擬一家公司的過程,讓學生有機會組織自己的生意,由招股、計劃、擺檔售賣、寫報告、公司清盤等等所有程序都包括在內;今日有幸與其餘9位不同年份的「舊生」在台上分享,當中有人成了機構的員工,有人成了活動的負責老師,而我也由當時一個中六學生,搖身一變成了今年的Business Advisor,感觸良多。


想當年,我還是一個剛剛升上中六不久的黃毛小子,不懂得甚麼人情世故,只是知道要把事情做好。在這個十週年的日子,台上的我們身份已經不再是學生是,唱著「給十年後的我」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下一個十年我會繼續無悔地過嗎?

出來社會工作,有時不免要妥協,但妥協之餘,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底線,保守著自己的良知,直至最後。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Travel for Future 專欄 (二)

記得當上半個旅遊記者之前,自己已經十分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每次走到別的地方,總會反思香港的經驗,再去想到底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在三年的大學生涯當中,我一共去了九次不同的交流活動,到過超過十個不同的城市體驗生活。而最後一個,有幸成為龍傳基金「全球公民計劃」的組長,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去交流。

短短一星期的行程,我們到聯合國總部、紐約大學、世貿遺址、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等參觀,聽了聯合國政治事務部(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ffairs)、支持和平建構署(Peace-building Support Office)的親身介紹,又跟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訪問學人會面,又聽了Human Rights Watch的研究主任把香港與大陸的現況娓娓道來,還有Morningside Center精心準備的互動工作坊等等,行程好不緊密。

去年交流的主題是全球衝突,請來的嘉賓有的是聯合國的項目主任,有的是研究衝突的專家,有的曾經是戰地記者,討論的話題既具學術性,也有一定實踐的意味。然而,總括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當一個全球公民之餘,不忘本土參與。因為只有透過積極的本土參與,我們才能建設一個強而有力的公民社會,而一個強而有力的公民社會,往往是人民的力量所在。

全球衝突面向眾多,要一時三刻拆解當今局勢並不容易,所以我還是專注自己最感興趣的籌疇研究好了 城市設計。近年香港的市區重建、臺灣的都市更新都鬧得熱哄哄的,圈地、收地等等的手法層出不窮,在社會爭議不斷的時候,那時我在想到底外國的經驗又是怎樣的呢?大概是源於學生會時期的經驗,每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我都總愛觀察那裡的城市設計。而來到美國,就一定要看看他們的汽車文化。在美國,大多數人養成以車代步的習慣,其實並非因為國土幅員廣大,而是因為許多城市都是專門為汽車交通而設計的,四通八達的車道與大量的停車空間,打造了流暢的行車環境,讓人習慣了開車的便利。

觀乎香港以至中國大陸,我們都彷彿預設了建設道路是為了未來汽車的增長。當汽車湧進城市,不但造成交通擁塞,其排放的廢氣更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而事實上,以不斷增加道路供應來應付日益增長的汽車需求並不是治本的方法,許多歐洲城市已於多年前著手改善市區的步行環境、減低行車速度、建構自行車環境、提供汽車共享服務等,為建設人性化的城市而努力。

「道路到底是有甚麼作用的?」

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是給汽車用的,但其實人才是道路真正的主人。除了交通,還可以用來逛街、遊戲、吃飯、喝咖啡從人車分流到人車合流,近幾十年來,歐洲對於道路使用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比方說荷蘭就在三十年前已經開始重新設計街道、縮減原有車道,並配合植裁、路樹、花圃等的設計,使車輛無法呼嘯而過,讓行人放心在街道上行走。

近年,香港愈來愈多人嘗試推動單車文化,希望可以踏出一步。可是要成功推動這項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是否可以支單車是推廣單車文化的關鍵。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摒棄以往那種「人車分流」的二元概念,而去接受「人車合流」的概念,著力使單車成為我們城市生活的一部份。

說到底,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貴乎我們願意踏出怎樣的一步。下次去旅遊的時候,走走看看,說不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有更清楚的想法。

「只有用心靈,一個人才能真正看得明白,單是透過雙眼看不見事情的真相。」

-《小王子》

原文載於第四期Travel for Future雜誌;半個旅遊記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