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驚險刺激的出入境之旅 @ 印度


印度的出入境管制頗多,申請簽證時需要說明入境的目的,如果是拜訪當地機構的話,需要當地機構的書面證明,而且也有很多的手續;在機場入境時需要填上印度的住址,去程時我一時忘了酒店的名字,弄得要在背包左找右找,把行程的資料找出來,再把酒店的名字填上,他們一問再問之下,才讓我們入境。


成功入境後,他們在有關文件的下半部蓋印,離開出境大堂前需要讓當地的職員檢視。

而在孟買機場(Mumbai Airport - Sahar International Airport)等待行李也是一個特別的經歷。那邊的行李輸送帶不多,在輸送帶的盡頭,可以看到那邊的職員人手把行李運上輸送帶上。那次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而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當地的人很喜歡用紅色的行李箱,所以為免被人拿錯,建議大家到印度的時候不要用紅色的行李箱好了。


而轉內陸機到首都新德里機場,離境的情況更是讓人意想不到!話說回程的時候我們本來由廣州白雲機場再轉機到香港國際機場,後來因為時間的考慮,就打算直接從廣州乘車回港。於是,我們就跟當地的職員說行李不用送到香港,到廣州就行了,那邊的職員點頭,一面明白的樣子。但打在行李帶上的標籤,竟然還是寫著HKG! 行李還差點兒被運走了!經過一番雞嘴鴨舌之後,當地的職員也明白我們的說話,把行李的標籤弄好了! 是次印度之旅的另一個體驗,是當地的人英文普遍都不太好,連機場的職員也只能以非常簡單的英語溝通。

但想深一層,這也是印度人可愛的地方啊! 我們都習慣以英語作為溝通的語言,我們都習慣在時間的死線上工作,趕過不停,忙過不停! 但是印度人呢?他們還保留著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而時間對他們來說,好像從來都不是甚麼似的,這樣子的方式,到底是生活的原形,還是他們的「懶散」?


火拼時速 @ 新德里機場


驚險刺激的事情又怎會到此為止?在check-in完畢後,機場的職員突然拉著我們,說我們還要補交稅款,每人是1400元左右盧比,幸好身邊的朋友有多出的盧比,不然的話花光了金錢都不知怎麼辦!而聽說在柬埔寨的機場,當地的情況更糟,是check-in完畢,走過海關之後,當地的職員才索取離境稅,所以建議大家離境時僅記要多留一些當地的貨幣,或足夠的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驚險刺激的事情還沒有完!航班延誤的情況就遇得多,航班提前起飛大家又有沒有試過呢?

航班本來起飛時間是當地時間22:40,由於提早了很多check-in的關係,我們在九時多左右就已經坐在候機大堂了,途中一直沒聽到甚麼廣播。在十時左右,我坐久了,好奇地前去登機告示板看看,才發現原來航班已經Final Call! 於是我們就奔命地跑啊跑,跑過長長的走廊,火速地完成登機手續,最後航班在22:15起飛,比原定時間提早了差不多半小時!這個印度機場真的是無奇不有!



和平的夢想 @ 甘地博物館


「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 甘地

新德里的「甘地紀念館」,原叫Birla House,是甘地友人工業家貝拉(G.D.Birla)的房子,甘地在新德里期間曾經在這裡居住,並渡過了他人生最後的階段。

走進紀念館,我們首先走到一條長長的走廊,密密麻麻的展版,展示著印度人由1857年至1947年為民主的奮鬥,訴說著那九十年的故事。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甘地的石刻,刻有甘地的「印度之夢」。




甘地的印度之夢,是希望最貧窮的印度人都會以自己的國家為榮,最窮困的人都可以有力的發聲,繼而達到一種社會真正的和諧。正如《天與地》所言:「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番話,和諧是一百個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

而大房的底層,放置了一個個的小櫃子,印有甘地發言的言論與事蹟,亦陳列了關於他的報紙、他的格言,絕對足夠一個對於甘地毫不了解的人在短時間內認識他的思想。

而當年甘地所住的房間,位於樓房右後方的一小部分,高約十呎,長約廿五呎,寬約十六呎。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張小桌,一個小紡紗機還有手杖、拖鞋等等。有人說,從一個人的居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而從甘地的居所,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簡樸與聖潔。



而展館的上層,是多媒體的展覽,透過不同的媒介去展示甘地的思想與事蹟。


這條柱子每轉一個圈,對應的電視屏幕就會顯示甘地的一句主要格言,共有12

「非暴力是我的第一條信條,也是我最後一條信條」

甘地的和平的夢想,真的值得我們一再反思。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戰爭的痕跡 @ 紅堡


紅堡 (Red Fort / Lal Qila) 位於舊德里南緣,當時莫臥兒帝國的沙迦汗國王決定把首都從泰姬陵所處的阿格拉城搬到德里,並下令根據《古蘭經》對於天堂的描述建造他的「人間天堂」- 紅堡。可是,沙迦汗最終還沒有執政,就被兒子囚禁在阿格拉城紅堡,憑弔著看不到的泰姬陵。

红堡長915米,寬518米,主要由紅砂岩建成, 全堡共有5座門,堡内有樞密宫、國王寢宫、祈禱室、談話室等。


其中樞密宫由大理石所建,刻有花鳥、樹木等浮雕,雕工細膩。



堡內有遼闊的草地供遊人休息,鳥語花香,讓人神往。


紅堡裡面還有一間戰爭紀念館,展示了印度各個年代的武器與軍服,並粗略地介紹了幾次重要的戰爭。而事實上,紅堡本身也是個兵家必爭之地。在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獨立之時,印度軍隊佔領紅堡,並在這裡舉起身第一面的印度國旗,並於當年的815日舉行第一次獨立慶典。


儘管今時今日的紅堡已成了一個旅遊景點,但戰爭的痕跡仍然深深的刻畫在這座古老的建築之上,仍然留在不少印度人的心裡。

寧靜的呼喚 @ 巴哈伊靈曦堂


蓮花象徵著純潔,而位於印度新德里的巴哈伊靈曦堂,則是按照蓮花自然地在水中生長的性質而建的。巴哈伊靈曦堂是9邊形的,這也是巴哈伊建築的共同特徵,因為9是數字中最高的一個,象徵著一致及團結。

而印度巴哈伊靈曦堂共有27瓣,瓣子由白色混凝土所制,外部則鋪上一層意大利理石。而主建築以九個大水池襯托,既可突顯箇中的優雅,亦可發揮天然冷氣系統的功效,使大廳舒適涼爽。



而巴哈伊信仰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性宗教,歡迎不同宗教及種族背景的人士去崇拜和靜修,並鼓勵人們以精神途徑解決經濟問題。

走進中央大廳,看著每個人低頭地默禱,偶爾聽見外邊的小朋友嬉戲的回音,感覺好像是一種天國的呼喚,有種單純而幸福的感覺,在我的腦海裡迴盪。

我也靜靜地梳理著自己的情緒,回想自己的過去,想像著將來。人有過去才有將來,但人不能每天都活在過去的陰影,但是,要放下過去,又談何容易呢?

走進印度廟街 @ Karol Bagh


是次印度之旅,在新德里的酒店位於Karol Bagh, 附近酒店林立,再走數條街,便是當地有名的Karol Bagh市集,市集除了有不同的餐廳,包括Pizza Hut, KFC, 麥當勞等之外,亦有當地的百貨公司。不得不提的是市集的兩旁擺放了很多小攤,售賣著印度特色的產品,例如絲巾、畫作等等,價錢大概比百貨公司或購物商場便宜一至兩倍。



沿著市集再往前走大概五條大街,就可以到印度當地的郵局,寄名信片的朋友不可以錯過啊,當地的郵局星期一至六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寄回香港或內地的郵票一張是15盧比,大概是港幣兩元多。但值得一提的是,郵戳是即場蓋上的,試過有團友把十張名信片寄出,但當地的職員就只蓋上六張的郵戳,經多番解釋他才明白自己蓋少了,這點大家要注意啊。



另外,這裡車水馬龍,人群熙來攘往,除了小心保留個人財物之餘,這邊的司機很急燥,常常Bu Bu Bu Bu,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去迎接這些美妙的街頭音樂。

永恆的見證 @ 泰姬陵


「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滴愛的淚珠,泰姬陵,在歲月的長河裏,光彩奪目,永遠,永遠,永遠。」
—印度詩哲泰戈爾

泰姬陵坐落於印度的古城阿格拉城,位於德里(Delhi)南邊200公里處,車程大約四至六小時左右,沿途會經過印度的橫街小鎮,穿過斷壁殘垣的村落,讓你深深感受到印度的味道。

泰姬陵以白色的大理石為主要建築材料,在印度是代表著愛情的顏色。而其建造過程歷時22年,動用22千人日夜建造,動用千頭大象從印度西北方運送純白大理石、斯里蘭卡藍寶石、伊拉克月長石、阿拉伯珊瑚、波斯紫水晶、俄國孔雀石、中國西藏翡翠等數目龐大的寶石,耗資4千萬盧比而建成。



據說陵墓是當時的國王沙迦汗為他的愛妃所建造的,目的是完成對她的承諾 -打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並讓他真摰之情和對亡妻的愛念永遠存在於這個不朽的空間之中。

可是,沙迦汗的小兒子弒兄囚父,並將沙迦汗囚禁在阿格拉城紅堡內的一個小囚室,令他只能從囚室裡一顆寶石的倒影憑弔愛陵,直到死後才被合葬到泰姬陵,完成這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小貼士:
從新德里火車站有快車往 Agra,車程約 3 小時,較有用是 Agra Fort 火車站 (代號:AF)
泰姬陵對遊客有限定開放時段,星期五謝絕遊客參觀,要注意啊